让我们一起死去_逆魂笑笑生
2015-03-12 09:43:12 我乐NBA www.56nba.com
————献给CQN
这是一辆1997年便上路的汽车,18年,所有东西都在变 —— 汽车上的齿轮,发条,每一颗螺丝,都在变,不变的只是认,和学习的态度,和对篮球的虔诚。
1997年,维克森林飞来蒂姆 邓肯,这位执着于完成大学学位,并在大学期间已然完成技术特点的积累—— 抑或说,他的身体素质,战术素养各方面,从来没有过重大缺陷。也许你会诟病于他的罚球,但是whocare,一个超过210的大个子拥有4号位的柔韧性,5号位的力量,3号位的45度突破,2号位的中距离,还有历史级别的策应,当然,最重要的,当2010年被灰熊绞死之后,他为胜利作出了,任何一个天王巨星都很那做出的改变—— 来到高位,减肥,辟谷,做任何跟胜利有关的事情,做一个虔诚的篮球运动员,做虔诚的团队信徒。
应该说,每个马刺人,都为胜利作出改变。
吉诺比利
突破之妖,强侧45度挡拆,吉诺比利收起自己的骨头,像水一样的流入对方禁区—— 欧洲步的娴熟让人无法想象,大跨步加身体无穷无尽的扭动造就了NBA的另类风景—— 我们已经太习惯吉诺比利扭曲身体上反篮得分 —— “在欧洲,每个人都会用两个超级大步跨开防守,在美国,这个的步伐叫做碎步 ——因为强侧突破的球员并不需要利用大步分享空间,而欧洲人不同,他们需要这个,他们eagerto create the high efficacy space。而吉诺比利更甚 —— 他制造空间的同时,利用视野策应。训练中,你经常看到吉诺比利在第一步欧洲步后看向球场左侧的底角区域——2006年之前,那里站着布鲁斯 鲍文,2007年是布伦特 巴里,十年间,还有理查德 杰佛逊,和现在的格林。
2007年吉诺比利开始丧失自己的欧洲步步幅,年纪大了,于是右侧掩护绕前接球三分/突破,成为马刺的必杀技。2008年,最佳第六人;2011年,欧洲步步幅开始完全丧失,但是步伐技巧已如臻化境—— 后撤步难以置信的精确,挡拆策应已然到达神仙级别,马刺进攻如万花筒般绽放,2012年到今天,吉诺比利剩下的80%的功力,全在传球和策应上了。
正是这样,吉诺比利,更像是马刺的发动机,第二阵容的王。吉诺比利,这个阿根廷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其实绝大部分时间,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干什么,更不知道下一秒,他解读的球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严厉如波波维奇,都从不安排和要求吉诺比利执行战术,因为他也知道,体系的束缚对吉诺比利而言,简直苍白无力;2014年总决赛G5,当热火6-22一骑绝尘的时候,吉诺比利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可以说,到最后马刺一骑绝尘的时候,从落后16分到领先快20分的时间段内,詹姆斯,斯波尔斯特拉都还没搞清,当时球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马刺产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帕克
不可思议,一个没有中距离,节奏七上八下的法国小鬼,如今成为NBA历史级别的控卫大师,季后赛TOP20的球员,特别是低位渗透和进攻,帕克历史前五。
怎么做到的?
十多年前,具体应该是15年前,波波第一次见到帕克,对他嗤之以鼻 —— 人人都知道欧洲后卫的劣势,身体对抗差,节奏缓慢。托尼库科奇给NBA带来的欧洲印象,往往是高大的射手,看看今天的泰利托维奇,伊利亚索瓦吧。“后卫?Fxxx,你想让我辞职?“波波说。
而后,帕克学会了挡拆,学会了调整节奏,知道怎么把球交到邓肯手里。然后,是波波维奇无穷无尽的口水和唾骂。至少有6-7年时间,帕克在戏耍了对方后卫之后回到板凳席,接受波波一顿狂吼—— 帕克总是摊开双手正想辩解,然后是一通更激烈的责骂。
25岁,邓肯开心的给帕克带上冠军帽子,揉着他的头,开心的递给他香槟,毛巾,还有调皮的粉拳。25岁,帕克手上戴着三枚金灿灿的戒指,最重要的,25岁,帕克从邓肯手中,接住了自己的第一个FMVP。
然后2008年之后,帕克技巧如臻化境,连最不堪的中远投都已经如臻化境。但是媒体已经太习惯于把他排除在外,帕克?纳什两座MVP,太阳61胜,基德有单独带队连续两届总决赛的经历,保罗2007年22+11,PER30.1,第一PG声望越来越高,德隆与保罗分庭抗礼,螺丝进入联盟 —— 所有话题,都和帕克无关。你总觉得马刺是邓肯的球队,你总觉得他不是superstar,他不是,他只是一个好球员,对,好球员。直到2011-2012赛季,MVP的评选突然看到了托尼帕克的名字,你居然吃惊了 —— 他已年过30,你突然发现NBA季后赛得分榜上,出现了托尼 帕克的名字,突然发现,作为一名控球后卫,无论是组织性还是攻击性,帕克毫无瑕疵——
30岁了,帕克仍然在长大。不可思议,波波维奇突然不嚎叫了,至少嚎叫都没有朝着他。马刺近5个赛季,进攻效率大幅度提升,因为帕克开始放弃传统持球,前场交出球权,利用强侧挡拆,绕底线出来重新持球,全队轮转换位拉开空挡,弱侧,强侧,底角,牛角位拼命轮转,马刺五成以上都是空位投篮,进攻效率联盟翘楚;2003年,帕克利用强侧挡拆进入禁区,2013年,帕克无球走位接球中投,一个历史级别的渗透一号位,到历史级别的中投疯子,这种投篮提升,这种进攻提升,抛开帕克,历史不做他想。
谁还敢说帕克不会中投?只要聚光灯不在这里,帕克永远都被低估。
蒂姆 邓肯
这是NBA历史上最稳定的终端 —— 对,终结的一端。2003年,邓肯带着初出茅庐的帕克和刚刚开始适应NBA,并未完全找到节奏的吉诺比利,老态龙钟的上将大杀四方,老头子让邓肯疯狂走位,内外线游动,体力,耐操度,低位,高位,来回游走,有单防破单防,有包夹破包夹(利用包夹分球),所以,邓肯挂着2-3个人在低位,分球,斯蒂芬杰克逊,布鲁斯 鲍文,时常在最好的时刻收到火药,3分终结进攻。说实话,左侧持球背框加背转身,西克玛步,试探步babyhook,擦板中投—— 当年的邓肯,进攻端已经至少达到麦克海尔的水准;防守端,强行落位堆叠强侧,补防犹如攀爬在三分线环内的大蜘蛛,篮板保护,四号位单防TOP2(KG二人不分上下),在球场为所欲为。
其实从2000年左右开始,邓肯开始承担一切。2003年,邓肯季后赛发挥到达巅峰,总决赛更是奉献出历史现象级的水准,2005年,他仍然承担一切,一个人遏制了本华莱士和拉希德 华莱士的防守,足底筋膜炎让他翻身攻框不再那么畅快,但是无数次翻身中路勾射造犯规,虽然伤病让呆子出手屡屡打铁,但我们仍然能他看见的他纯熟手艺。到2007年,帕克完全成长起来后,邓肯开始逐渐走出低位,开始在高位和对手单挑,持球,大量无球掩护。
但是邓肯累了 —— 伤病仍然还是缠身,体重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狠操。2011年,邓肯完全放弃低位进攻来到高位策应。
从前的文章写过:
酱油邓肯之所以是酱油帝,是因为这个酱油的作用大的不可思议 ——波波维奇深知这一点,酱油邓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自己的体力和能力,你已经不会再为邓肯出现2分3个篮板的数据感到吃惊了
球队轻型化后,邓肯角色大大转变,面框攻击 +无球跟进,偶尔来个擦板,防守端贡献全力,引领着马刺的攻防体系。很难想象这样的变化 ——NBA历史上,TOP10,历史第一PF,完全让出自己持球,安静的执行角色球员任务,防守端却利用经验,常年贡献历史级防守效率,邓肯的胸怀,让人折服。
波波维奇
波波于2010年引入小球改革,依靠快速推进+减少持球+小球阵容+三分手散开+挡拆突分,动辄刷出10连胜,最终于61胜收官。但是2011年的季后赛,面对古典的灰熊内线,这套轻型化军队被无情碾碎,重外轻内让马刺惨遭黑八,让波波痛彻心扉。2012年,波波引入巴罗斯迪奥,把斯普利特拿上首发,恶狠狠的加强的内线防守,2013年,马刺明显增加了重量—— 外线攻防纯熟,内线攻防完全成型,莱纳德,格林弱侧切出加上帕克大量的无球跑动和底线走位,斯普利特与邓肯内线做墙,大幅度提升内线厚度,蹭蹭一步,马刺回到总决赛。
2014年,射手拉开空间已然纯熟,帕克和吉诺比利享有了大量的自由支配权,特别吉诺比利享有更多的支配权,二阵容进攻变化让人目眩神迷。2014年,马刺的无球掩护已经到达人人可以接球,人人可以出球的地步,帕克,吉诺比利,迪奥,邓肯,搭配新加入的贝利内里,米尔斯,人人出球,人人分球,做球成为马刺的日常饭菜,球变的难以置信的好看。这时对比勒布朗和他的迈阿密—— 射手无球站位讲究突破分球有定点三分,因为勒布朗和韦德拥有历史级别的突破能力;马刺舍不得那样狠操吉诺比利,当然只有吉诺比利突分的效用如此高,于是大家纷纷站在防守后方,伺机而动,切出接球,扯下挡拆,或投或传,多点展开的同时利用球场宽度大幅度,多层次的不断挡拆制造机会—— 莱纳德,格林们从底角定点被完全解放,来到弱侧45度伺机而动,能投能跑能传能挡,让人难以置信。
2000年开始时,马刺充斥着老将,充斥着复杂的传切体系和防守体系——2010年,老头子头发雪白,但却完全玩开 —— 波波维奇终于展现了自己可以和禅师分庭抗礼的篮球哲学。波波强调纪律,强到奉献,强调目标。诚实,交流,老队员以身作则,端正态度,加强交流,带给球队最好的化学反应;维持这样的化学反应,制定不同的行为目标,加入不同的球队要素—— 难以置信,当巴罗斯 迪奥的脚已经无法离开地板的时候,当巴罗斯 迪奥回到法国享受法国大餐多年,体重飙涨之后,回到马刺,雇佣了新的厨师,减肥,来到低位,轮转,抗住勒布朗詹姆斯,从一个五场PER40+,防到18中6,5次犯规放弃比赛的下场 —— 迪奥放下自己,融入团队,学会勤勉,包容,承担责任,和邓肯,帕克,吉诺比利厮混在一起,静静的坐下来看录像,研究每一次出球和防守。
比起所有团队,马刺更重视人,更重视自己团队文化的建设。
波波维奇欧洲军队出身,纪律是铁一般的底线,对于核心成员的责任心,纪律性,波波维奇从来不给任何商量的余地和解释。慢慢的,波波维奇开始换方式,他仍然虔诚于纪律和团队,但是只要你充满竞争欲,融入团队,只要不懒,不笨,想为团队做点什么,波波都会给机会,让他尝试去为团队做点什么。
所有的技术暂停,大家都围在波波身边,像一堆学霸讨论一道艰难的数学题,研究战术图版和跑位,暂停后,马刺强调执行力,无论是比分落后还是比分领先,执行战术的效率,挡切传投的质量,都是马刺强调的唯一属性,赢球,大家一起聚餐,玩闹,输球,静下心来讨论战术,默默付出,充实,提高。
1997年至今,马刺人一起旅行,训练,打球,生活,一切都像一场旅行一般,体验不一样的篮球,战术,队友—— 他们在不断的寻找一批人,能够为了篮球,虔诚而有信仰的活着,然后飞到全美各地,到处散播这样的篮球文化。
世事纷扰,无论是NBA,还是整个世界,每天都在产生疯狂的变化 —— 这对篮球nerd在一起,17年,由波波和邓肯牵头,为了篮球,为了最终的胜利,默默的实践着自己的文化。你可以说这是见证历史,你可以说,这样的团队还是千万不要被拆开——
对,当2014年夺冠后,布幅德拿过冠军话筒:“对,我们会一起老死在圣安东尼奥。”
对,让我们一起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