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两千字总结终于来了 八大问题还可再坦荡一些
2013-08-31 13:47:52 作者:我乐NBA 来源:NBA中文网 浏览次数:0
球迷、媒体甚至社会各界苦等12天,办事效率向来饱受诟病的中国篮协,终于在其官网上刊载了召开亚锦赛总结会的媒体公告,并特地嘱咐上一句“不限媒体到场人数”,但这样的诚意,更多地被看作是为了平复之前只叫四家媒体参加通气会而触犯的众怒。
和4年前兵败天津之后篮协做出的寥寥几百字总结相比,信兰成在8月23日下午花了近8分钟,咬字清晰地念出了2000多字的“八大问题、六项改进”,但报告时间的大幅增加,并没有充实报告的实质内容,对于眼下早已千疮百孔的中国男篮,篮协手里的这份诊断总结书,依然显得份量不足。
八大问题 还可再坦荡一些
总结1:对备战新奥运周期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没有根据伦敦奥运会周期暴露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筹划好新一轮的备战工作。
解读:
伦敦奥运周期,指的是2009-12这四年,在此期间,中国男篮在世锦赛、奥运会两届国际大赛上合计仅获1胜,在连续两次主场作战的亚锦赛中,一次在决赛上大比分落败于伊朗队之手,一次在决赛上1分优势险胜约旦队夺冠。但节节衰落的趋势,并没有让中国篮协及时警醒,而球队在亚锦赛上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也显得对困难准备不足。
在此之外,过分强调“周期性备战”,也是中国篮协的死穴之一,早在今年的2月份,姚明便隐隐提出过担忧,“一名运动员的成长大大超过四年周期,当你老以四年周期为目标的话,就不能去选择长期的发展。可只有长期的发展,回报才是最丰厚的。从我个人来说,我反对以四年周期去决定中国篮球的步伐。”
总结2:对目前亚洲篮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备战参赛方案针对性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确,片面认为男篮在亚洲还有一定优势,对困难估计不足,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居危思进的意识。
解读:
2009年兵败天津时,篮协的类似总结是“对中东、西亚球队水平提高很快这一点重视不够”,4年过后,篮协再次承认球队整支球队缺乏危机意识,却悄然将比较范围扩大至整个亚洲赛场。
在小组赛上接连输给韩国队和伊朗队后,中国男篮的某队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论个人能力,中国男篮每名球员都很强,只是在配合上稍显生疏。与此同时,这名队员还否定了“韩国伊朗进步明显”的说法,只是用一句“默契度很高”搪塞了过去。
但这样的盲目自信,在破天荒地输给中华台北队、6分优势险胜哈萨克斯坦队后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笑话。扬纳基斯固执地将失利的原因归结为防守,却不知中国男篮的罚球命中率、快攻得分、三分命中率在八强球队中分别只列第7、第5、第5。
总结3:管理层深入队伍一线开展工作不实,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做到与队伍摸爬滚打在一起,对队伍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思想掌握不准。尤其是与教练组深入有效沟通不够,支持不利,没有主动及时地帮助他们判断形势、发现和解决问题,致使赛前仍未克服“水土不服”的因素。
解读:
这条总结,更像是对“胡加时对扬帅工作横加干涉”说法的一种辟谣,但从亚锦赛进程来看,扬纳基斯对亚洲篮球缺乏必要的了解却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对于扬纳基斯上任后频繁传出的“将帅失和”,篮协除了习惯性地做出辟谣,只采取了换翻译这唯一一项实际措施。亚锦赛上,球员和教练关于打法的矛盾日益明显,本应扮演将帅之间沟通纽带的中国篮协,难辞其咎。
解读:
和前任邓华德相比,扬纳基斯也是个激情派,却不是个“激励派”,他将太多的事情归为理所应当——球员适应教练临场战术的调整是理所应当的,球员为国家荣誉拼搏到底是理所应当的,球员之间互相团结是理所应当的。
而从上任的第一天起,扬纳基斯便将“改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中国篮球提高水平”挂在嘴边,却忘了因地制宜地为球队进行思想建设,从半场结束时候领先10分,到终场时输给中华台北队18分,正负数带来的巨大反差,反映的是球队低落的士气以及关键时刻难以团结的军心。
而对于负责国家队事务的篮协官员来说,有一个并不尖锐却足以发人深省的问题——亚锦赛上,为何中国队是最难采访的球队,为何混采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段通往更衣室的普通路段?这多多少少也牵涉到球队的精神面貌与思想建设。
总结4:对队伍思想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方法滞后,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打大仗、打恶仗的深入动员和深刻的思想基础建设,以及激励职业精神的有效手段,从而导致队伍的精神面貌、拼搏作风、比赛激情等方面出现问题。
总结5:全年训练、比赛安排不够系统、合理和精细,调整期安排不够,备战期间赛事安排过密,影响到系统训练,队伍生化指标显示疲劳,运动员出现大面积伤病,进而影响到备战质量和比赛期间的人员使用。同时,热身赛对手的选择也缺少针对性。这些都给国家队的备战造成了困难。
解读:
往细处说,那便是中国男篮在热身赛阶段似乎已经开始做着“脱亚入世”的准备了,从澳大利亚队、乌克兰队、阿根廷队,到后来的马其顿队、冰岛队以及新西兰队,中国男篮似乎忘了自己即将征战的,是亚锦赛。
最好的证明来自于中华台北队的表现,主教练许晋哲承认,亚锦赛之前的琼斯杯经历,给了球队信心和底气。而在热身赛上连挫欧洲青年队的中国男篮,收获的声音却不那么友好,新西兰队的主教练表示,正是得益于裁判的帮忙,中国男篮才能在热身赛上接连取胜,那样的胜利让中国男篮自我感觉良好。
总结6:对聘请外教和中国队技战术风格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思考,聘请外教工作启动早,落实晚,造成教练组工作的时间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备战。
解读:
扬纳基斯并不是中国男篮帅位的第一人选,在被佐罗斯等名帅接连拒绝后,中国篮协才不得已敲定了扬纳基斯,按照计划,扬纳基斯本应在全运会预赛期间抵达中国,却最终在5月份姗姗来迟。
在短短的3个月内,扬纳基斯对中国男篮的改造显得自寻烦恼,中国男篮被迫摒弃了崇尚进攻的打法,却在强调防守的扬氏体系中变得挣扎不前。亚锦赛结束时,大郅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更像是一种提醒,“我们不应把之前的东西丢掉,比如说以前中国队是小快灵,快攻反击什么的,尤其是打亚洲比赛时。”
总结7:对队伍新老交替的决策不果断,顾虑眼前成绩,思想保守,不敢下决心大胆使用新人。
解读:
不少人发现,在这支参加马尼拉亚锦赛的中国男篮中,有6名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老面孔——王治郅、易建联、王仕鹏、朱芳雨、孙悦以及陈江华,但事实情况却是,这6名球员也是7年前日本世锦赛上的中国男篮成员。
声张多年的“新老交替”,到头来还是为锦标主义让了道,但在老本越啃越薄的情况下,中国篮协收获的,只是一个作茧自缚、两手皆空的结局,和韩国队已经上调五名“90后”球员相比,中国篮协在亚锦赛之前的最后关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李慕豪和丁彦雨航。
亚锦赛决赛当晚,伊朗队小前锋巴赫拉米丢下一句“我们后继有人,中国队后继无人”,不少人将其解读为波斯军团的傲慢无礼,却在冷静下来之后发现巴赫拉米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
总结8:尚未把握好联赛发展和国家队水平提高之间相辅相成、良性互促的关系。对大家所关注的联赛赛程、场次、外援使用等各方不同见解,没能及时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形成共识。
解读:
也只有在本届亚锦赛惨败的映射下,篮协才不得不承认,日益红火的CBA,本质上只是虚假繁荣,在外援主导联赛的大前提下,中国男篮在各个位置上都闹起了人荒。
关于下赛季的联赛赛程和场次,信兰成表示“我相信很快能有结果”,倒是关于外援的使用政策,信兰成回答得颇为肯定,“今年不会有所改变了。”但这个结果,至少在姚明看来,将继续压制联赛中本土球员的锻炼机会。
六项改进 还可再实在一些
改进1:增强新周期备战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正视现实,立足亚洲,迅速调整备战工作计划,提高针对性。组织相关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国际篮球特点,紧盯亚洲主要对手的发展变化,重新审视和定位。从实际出发,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
建议:4年之内,中国男篮前后更换了三任风格迥异的主教练,到底是走欧化路线还是重拾亚洲打法,篮协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定主意,否则这样的迟疑只会浪费时间。
改进2:建立国家队管理、服务和保障的核心团队,完善队委会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务实稳健推进备战工作,为中国男篮的重振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重新修订国家队工作规则,明确岗位职责、球队纪律、工作权限。完善各级国家队运动员大赛选拔办法,严格执行选拔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完善监督机制。
建议:在选人方面,尽可能地将权益交给主教练,至少在一些欧洲名帅眼中,信任是执教的最基本前提。
改进3:根据队伍备战需要,系统合理地安排好国家队全年的训练、竞赛和调整的计划。研究论证适合国家队的热身赛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手,提高比赛质量。
建议:既然重新立足亚洲,那么在热身对手的挑选上,就不要太好高骛远,至少从亚锦赛落败的三场比赛来看,中国男篮暴露出了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改进4:加强国家队思想作风建设,研究适合现阶段队伍特点的工作方法,培养爱国主义和职业精神,建立国家队激励和权益保障机制。
建议:重拾亚洲霸主的信心以及贵族气质,对眼下这支处于低谷中的中国男篮来说,同样很重要。
改进5:立足长远,加大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和锻炼力度,为年轻队员提供更多国际比赛机会,敢于面对风险,尽快完成新老交替。坚持梯队建设,建立国家队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以及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人才输送单位和教练给予技术帮助和物质奖励。
建议:除了对国字号青年梯队的大力建设,篮协对各俱乐部的青年队也应进行摸底考察,和CBA一队相比,青年队进行体测考核显得更有必要。
改进6:尽快完成CBA联赛体制改革的调研,积极推进联赛管办分离的论证与实施。努力调整和处理好联赛与国家队相互促进的关系,兼顾联赛和国家队两者利益。对联赛当前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证,争取与联赛相关方达成共识。
建议:这是一句喊了多年的口号,眼下是改革的最好时机,希望篮协不要错过。
本报记者周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