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NBA新闻中国男篮

自由人解散后球员依然在训练 有人已去广州六穗

2012-09-14 20:35:38 作者:我乐NBA 来源:NBA中文网 浏览次数:0

  曾经的广州本土第一支篮球俱乐部球队广州自由人,在一片惋惜声中,悄然退出了观众的视线。虽然自由人并没有取消在篮协的注册资格,但这种“留壳”的方式,其实已经基本等同于不“玩”了...

  曾经的广州本土第一支篮球俱乐部球队广州自由人,在一片惋惜声中,悄然退出了观众的视线。虽然自由人并没有取消在篮协的注册资格,但这种“留壳”的方式,其实已经基本等同于不“玩”了。

  算上刚刚解散的广州自由人,NBL联赛近4年来,已经有5支球队退出,另外4支球队分别是鞍山西洋、沈阳东进、宁夏哈纳斯和杭州永通;而它们相继退出的原因,与自由人大致相同:投资方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只能调整战略放弃了篮球。

  事实上,自由人在职业化的程度上比其他有相似经历的俱乐部要更高,球队的结构也更加完整,它的退出其实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A生存恶劣

  缺乏关注,四年流浪无主场

  任何一个职业的体育俱乐部,“主场”意味着球迷、归属感甚至是门票收入,但对于两夺NBL联赛亚军的自由人来说,拥有自己的主场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自成立以来,自由人一直希望能“落户”天河体育馆,不过年年更换主场,却成为自由人征战NBL四个赛季里的家常便饭:自从2009年的3年间,自由人因为碰上亚运会等不可抗因素,先后3次更换主场,从东到西,横跨广州番禺、广州天河、佛山南海等多个区域;直到刚刚过去的那个赛季,球队才总算暂时找到了容身之所,但地点仍然是远离广州市中心的花都体育馆。

  李倩莹是广州自由人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她负责球队的市场推广和媒体宣传方面的工作,对于球队在选择主场上的困难深有感触,“自由人在NBL中更换主场的次数是最频繁的,2011年的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同时付出两块场地的租赁费用;不同的主场,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磨合,这对球队的备战与发展太不利了”。

  记者首次接触这支球队的时候,正好是自由人最后一次使用天河体育馆作为主场,在那之后,球队为了方便接送媒体记者、青年队成员前往花都,每次都是大费周章,经常听见同行抱怨说:“虽然是车来车往,但去一趟花都很累啊!”

  这一切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自由人在广东这块篮球的沃土上,确实很缺乏各方面“力撑”,众所周知,同城兄弟广州六穗落户以来,得到了黄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免去了租借黄埔体育馆的费用;佛山的岭南明珠体育馆一年举办100多场演出,但仍然能保证作为佛山龙狮的常规主场。

  李倩莹曾意味深长地说:“一支球队,仅靠企业在支撑,是很难活下去的;球队还需要政府和各界的支持。”况且,自由人还是两夺NBL联赛亚军,多次进入季后赛四强的NBL劲旅;能够在缺乏帮助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高度,球队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B发展有限

  CBA不扩军,解散是必然

  “想玩也玩不了”,是自由人投资方如今的心声。建队伊始,俱乐部便以进入CBA为目标,如果年复一年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难免会思退。自由人球员于梁就说:“2009年,篮协公布了CBA三年不扩军的消息,对于球队老板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打击。”

  不过,自由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在本身升级环境并不好的情况下,又继续坚持了3个赛季,刚刚过去的那个赛季,他们甚至获得了总决赛亚军的好成绩。但CBA扩军的具体时间、具体方案迟迟没有“现出真身”,自由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自由人总经理柯皓文曾称:“在中国篮协政策模糊不定的情况下,我们没有信心继续下去,解散是必然的选择。”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与失望。

  篮协政策只是自由人退出原因的一方面。一位尚在NBL效力的球员对记者说:“自由人有这样的决定并不奇怪,毕竟在广东已经有3支CBA球队,即便篮协决定扩军,广州球队脱颖而出的概率也并不高。相比之下,得到黄埔区政府、广州体育局和篮协支持的六穗,升上CBA的希望也比自由人更大。”

  近日,有某专业篮球媒体报道,篮协在奥运会前,一次投资人会议上已讨论了CBA扩军一事,投资人也并没有反对。最快在2013/2014赛季,CBA有可能增加到18支球队,甚至是20支。

  而篮协竞赛部负责人柴文胜更是直言,“赞助商、俱乐部软实力、硬实力以及地域文化等”都是考察球队的标准。地域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字眼,在广东地区已经有3支CBA球队的前提下,广州球队进入CBA的可能性,相比中国西南部这些处于篮球荒的地区来说自然要更低。

  一位资深的广州记者说:“自由人的退出实在是非常可惜,而且从近段时间看来,广东以外的很多地方的媒体,都在探讨各自地区的球队冲进CBA的可能性,媒体的浮躁对于正在发展的中国篮球来说,其实并不可取。”

  C钱景渺茫

  投资无回报,年年亏损过千万

  广州自由人的解散并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俱乐部高层的证实。不过,话说回来,自由人的解散却也跟“钱”有着莫大的关系。投资方广州东镜新城房地产当初成立俱乐部的时候,指望利用球队更多地为“自由城”的楼盘作宣传。然而这么多年过去,眼看同城的六穗多次更换球队的冠名商,而球队多年来,一直挂着“广州自由人”的名号在战斗,这对于商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长期身处在NBL在受关注度极度缺乏的联赛里面,自由人的广告运营极为困难。“CBA的大部分球队要想找赞助很容易,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而作为NBL球队的我们,因为受关注度很低,没有硬资本去和别人谈大合同,想找个广告赞助非常困难。”自由人副总经理吕锦清说。

  于梁表示,投资人花在自由人身上的钱平均每年都超过了千万元,但可以肯定的是,球市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球队都是在亏损着玩篮球。

  自由人的投资方虽然并不缺钱,对于投资方来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投资方总有一天会作策略上的调整,长年累月在亏损中经营,空有满腔热情和理想,对于职业俱乐部来说,终究是一种恶性循环。

  观察  

  广州需要“广味”的球队

  广州,在成为“国家体育名城”的康庄大道上走着。这里有太多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在各自的联赛中高歌猛进:中超劲旅恒大、富力,郎平带领的恒大女排……唯独篮球,受制于各种原因,广州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顶级篮球俱乐部。

  广州六穗的前身是惠州锋驰,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说,广州自由人才是属于广州本土的第一支篮球俱乐部球队。广州球迷是挑剔的,以足球为例,在部分本土球迷眼里,广州富力的地位不仅不如广州恒大,甚至不如广东日之泉。所以,当篮球在这座城市越来越壮大的时候,需要有广州自由人这样的本土俱乐部,满足球迷挑剔的眼光。

  自由人“留壳”退出篮坛,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之惋惜,可见大家对自由人曾经怀有更高的期许。各界对于六穗的大力支持并没有错,相信自由人的球迷也一样期盼同城兄弟,未来能挤进CBA,甚至为它占有一席之地而叫好。

  不过,广州篮球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人这样“老广”味十足的球队:球员三五成群,经理和队员打成一片;教练是个看起来不容易接近的老头儿,但实际上幽默风趣,善解人意;球队注重和球迷的互动,曾几何时,你可以见到自由人走进社区、走进大学城。“自由人是属于广州人的球队”这样的观念,在本土球迷心目中根深蒂固。

  中国体育充满了太多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缺少的是自由人这样“慢工出细活”的耐心,篮球的发展,也必须重视“自由人”的模式。短期内,广州仍然很难出现一支CBA的球队,但随着中国篮球联赛职业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坚信可以在CBA赛场上,看到上赛季那样火爆的NBL“广州德比”。周萌

  外围

  球队解散了球员依然在训练

  睡不好觉、对未来迷茫,这是自由人球员于梁在得知球队解散后的状态。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新东家,于梁只能在自由人基地看着一个个队友离开。在自由人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家庭式的氛围让他爱上了这里,解散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分崩离析,没有了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一切只能重新来过。

  说起解散,就连于梁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甚至觉得,“就算要解散也轮不到自由人”,不过,这一天终究是来了。从当初的宏远一线队员,到被租借至浙江广厦,再到加盟自由人,就连他自己都笑言,自己好像越长大经历越坎坷;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会让他对于如今的篮球环境深有感触:“篮球职业化,任重而道远”。

  球队解散之后,球员的去向成为了很多人最关心的事情。有的球员合同到期离开,有的人则要和俱乐部处理合同未到期的赔付问题,自由人的所有球员基本都处在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或者上升期,对于他们来说,天塌了,生活还是要继续。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之前,于梁仍然在宿舍附近的体育场跑步,他说:“我才26岁,肯定是想要继续打的,我肯定还是要保持自己的状态,我会陆续地接触一些俱乐部,为自己找到下家。”于梁还表示,自己的技术其实仍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只要增强一下对抗性和体能,立即返回CBA打球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找到一家职业化程度较高NBL俱乐部,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其实,还有数名自由人球员和于梁存在同样的情况,他们仍然在坚持训练。据称,上赛季表现出色的刘大鹏,也已经返回了母队广州六穗。

  另外,李倩莹还介绍了自由人青年队的情况,她表示,很多小队员得到了前往深圳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即便不能继续篮球生涯,读书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出路。

  对话

  于梁:从没想到球队会解散

  信息时报:得知球队解散后的心情怎么样?

  于梁:心情应该来说是很惆怅的,当初自由人之所以吸引我来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13岁就来到广州训练,对于这里的一切已经很熟悉。自己的合同还有两年到期,本想着倘若打不了了,也可以为球队做些事。

  信息时报:很早就有消息说球队将搬往重庆,最终竟然变成了解散。

  于梁:确实是有听到这样的小道消息,因为在西南地区毕竟还没有一支完善而且有实力的球队。而且对于我们来说,如果真的搬去重庆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自由人的这个壳还在,我们都还在这个壳里,所以去哪里应该都无所谓。

  信息时报:自己曾经有想过球队会解散吗?

  于梁:说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是谁都想不到的。自由人在整个联赛当中的职业化水平算是很高的。球队会主动邀请媒体来参观训练、随队前往客场等等,还专门有和媒体联系的主管,这点是很少有球队能做到的。这对于联赛的宣传,包括球队影响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像我们在联赛打完以后,有一个月的假期,然后就回到球队训练,我们身处在十分职业化的俱乐部。

  信息时报:你觉得自由人解散对联赛的影响是什么?

  于梁:其实我觉得中国的篮球联赛职业化程度还不够足球高,像我们上个赛季罕见地曾经连打了9个客场,这完全是由于我们没有固定主场所致。我也希望从自由人的解散中,篮协能够得到更多的经验,有措施让联赛变得更好,也激励老板愿意去搞联赛。

  信息时报:有一种说法,自由人的解散对于同城的另一个对手六穗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儿,没有了竞争,对六穗的发展也比较不利?

  于梁:我觉得是对整个联赛的发展都不利,自由人的职业化水平这么高,发展得也不错,但是连我们自己都搞不下去,那对于其他俱乐部来说要发展可能也就更难。

  信息时报:即将离开球队了,内心什么样的感觉?

  于梁:毕竟自己在这里呆了三年,我去过这么多球队,还没有见过有像自由人这样,我们会七八个,甚至10多个人一起去玩,或者在宿舍里一起打游戏,我们的关系特别好。虽然我们在场上会有竞争,但是在私下的氛围很好,这种家庭式的氛围也容易发挥自己的水平。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压力,球队能赢球,有压力才有动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信息时报:如果有一天自由人重返联赛,你还会回来吗?

  于梁:如果那个时候我没有什么合同的话会义无反顾地回来,当然还是要看是什么样的老板,现在的老板对我们非常好,整个球队的氛围也很好,我也愿意找个熟悉的环境,继续从事自己的事业。

  □专题策划 魏必凡 专题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郑少山  实习生 葛青(署名除外)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热点文章